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大多的原因來自於同儕間的金錢糾紛。根據銀行與社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台灣超過5成的國中生有過金錢借貸經驗,其中有2成的人,借出去的錢曾因此「回不來」,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其金錢價值觀,深受家人影響。
根據花旗基金會與婦女救援基金會,於今(6)日公布的99年度「台灣國中生價值觀及理財知識與行為」顯示,超過5成的人與同學有過借貸關係,其中有近6成的人,平均一個月會被同學借錢超過一次以上;更有16%的人每週都會借錢給同儕,顯見校園裡充斥著頻繁的金錢借貸行為。
有倒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不過並非人人都會守信還錢。不少曾借錢給同儕的國中生坦言,有近兩成的同學借錢不一定會還。進一步探究其借錢目的發現,16%的人將借錢是為了支應娛樂開銷,像是購買線上遊戲點數、網咖時數或其他上網所需的軟體等。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認為,向人借錢並非罪惡之事,不過應當出於緊急且必要之用,較為恰當。尤其是不少青少年為了滿足私慾,一時衝動下,貿然借貸,除了影響個人信用及名譽之外,還可能因債權人不滿,導致上演校園暴事件。
調查中也指出,影響國中生金錢觀念主要來自於「家人」(78%),同時也是其獲得理財知識與經驗的直接管道,其次則有四成六的受訪者認為「老師」能提供實用的理財知識,其中「電視」(44%)則以些微差距首次屈居於「老師」之後。
花旗公共事務中心負責人廖麗雪表示,父母對孩子的價值觀至今仍深具影響力,建議親子間不妨藉由討論家庭財務支配,趁機灌輸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同時將有助於青少年學會如何量入為出的消費習慣。
此外,為了讓理財教育能向下扎根,教育部已於本(100)學年度,首次將「金融理財」等相關課程列入九年一貫的課程內容裡,這也讓老師在扮演傳達金融知識的角色變得舉足輕重。不過事實上調查顯示,經過教育宣導後,高達89%的青少年願意規劃未來金錢使用方法,但僅45%的人會認真執行,顯示理財行為仍處於「知易行難」的階段。
【2011-09-06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