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11)行政院宣布開放Apple Pay等國際「行動支付」業者來台,為台灣的行動支付市場開啟新頁。
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網路交易已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要管道,電子支付工具潛力無窮,國際支付平台也隨之興起。資策會「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顯示,56.9%的行動支付使用者擬以行動支付作為主要付款工具,足見透過網路行動裝置進行實體及數位內容交易已為未來趨勢。
「行動支付」究竟是什麽?其實,任何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或穿戴式裝置,並透過傳輸技術使用「非現金」,並搭配認證步驟付款者均屬之。而誠如卡優新聞網相關報導,Apple Pay來台之事,在行政院拍板定案前,早已爭論不斷。
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Apple Pay具備加解密的安全保障,已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等國開放使用。因此,政府應開放市場,讓國外行動支付產業進入台灣,與國內業者自由競爭,也讓業者充實自己技術、商品及平台,消費者則有更多元的選擇,才有助於產業發展。
然而,台灣目前法令規定仍未配合國際潮流,也未國際化。單是「第三方支付工具」一項,因金融業及政治勢力的阻撓,遲至前(2014)年才通過,且法案內容保守,難與世界接軌。以致國內行動支付業者發展緩慢,難成氣候!
Apple Pay主要特色在於透過「安全晶片」(Secured Elements)及「Token」(代碼化)加解密機制,保障使用者個人資料的安全。惟因台灣現行法令規定,金管會等主管機關對於在台交易,當然有監管的權利,因此Apple Pay在現有設計下,如何提供消費者交易保障,又不影響或妨礙主管機關的監督,正是其面臨的首要課題。再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如何迅速解決現行法令障礙,以因應國際趨勢,也將考驗政府單位的智慧與能力!
無論如何,開放國際行動支付來台,可帶動台灣IT產業的向上提升。不過Apple Pay使用的安全晶片來自NXP,而NXP挾其軟體優勢,拒絕授權台灣廠商,而獨家在悠遊卡上坐享其成多年。此次Apple Pay來台是否須強制與台灣業者合作,仍應以台灣整體經濟利益及國際化為依歸。
眾所周知,開放市場為國際趨勢。台灣IT產業人才豐沛,行政團隊應善用台灣的優勢,藉助Apple Pay 等國際支付工具,以帶領相關產業向上攀升;或至少引領既有產業,如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群信公司等TSM業者擴大服務範圍,以促進台灣產業的升級。
值此數位經濟時代,電子行動支付發展之際,台灣科技實力雄厚,資訊人才充沛,而年輕人多善於運用科技且創意無限,政府單位應提供完整的電子商務戰略藍圖,作為台灣青年開闢國際經貿的堅實後盾。
作者介紹:李貴敏,曾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現任金典法律事務所所長,兼任交通大學科法所副教授、東吳大學EMBA副教授。熱情活力十足的她,專注於公共事務的立法正義,現更與卡優新聞網合作,將其理念、思維與情感,透過文章與國人溝通、分享。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刊出》
【2016-05-17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