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勢再起,導致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爭議備受關注。據瞭解,金管會日前要求承作量較大的銀行,進行相關業務的壓力測試,結果發現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至7元時,國銀可能面臨高達790億元的損失。
同時,金管會統計也顯示,現在已經收到TRF的陳情件數,未結案部分就有116件,客戶被迫平倉的部位約72億元,銀行提列備抵呆帳則有77億元。金管會表示,其實人民幣TRF的業務量,經過幾波的管制,契約原始名目本金已從2014年5月13日的974億元,降至今(2016)年2月29日的398億元,減少59.1%。
金管會指出,雖然從壓力測試結果來看,人民幣如果持續貶值,國銀將可能產生更大損失,金額甚至達790億元,不過由於目前名目本金總額持續下降,因此未來損失數字應該會逐漸減少。
事實上,今年1月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可是相較於2014年,銀行發生不當銷售、KYC未確實執行的情況已減少許多,而金管會針對各銀行也進行管控,要求業者必須自行訂定可承作上限。
另外,針對人民幣TRF引發的爭議糾紛案件,金管會已函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建置「銀行辦理複雜性高風險衍生性金融商品爭議事件調處機制」,聘請6位評議委員,對個案做協調,預計4月中開始運作。
不過,為避免爭議擴大,立法院財委會今(28)日做出決議,未來像是TRF等複雜性高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須經主管機關審核通過,銀行才能進行銷售,除非是專業投資人或高淨值法人。
金管會認為,財委會的決議還必須研議具體措施,但這僅適用複雜性高的金融商品,也應該不溯及既往,畢竟商品本身沒問題,主要都是賣給不對的人,若要求金融商品都必須經過事前審查,恐怕不利國內走向創新與國際化,導致發展受阻。
【2016-03-28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