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的興起,不僅為全球建立穩定的經濟環境,更為GDP帶來顯著貢獻。VISA今(14)日發表調查報告,自2011年開始,支付卡已為70個國家創造約9.7兆新台幣的貢獻,而「電子支付」普及率每提高1%,就能增加約3.4兆新台幣的消費金額;台灣也因電子支付的使用,增加了617億元的經濟成長,在亞太地區與香港並列第4名。
支付方式的改變,牽動國家經濟整體發展。根據VISA「電子支付」報告顯示,在2011年至2015年間,包含信用卡、金融卡與預付卡在內的電子支付產品,共為全球70個國家的生產總額帶來2,960億美元,約9.7兆台幣的貢獻;民間消費總額平均成長2.3%,其中0.01%為支付卡普及所提升的效益。
由於支付卡的使用率提高,每年為全世界增加260萬個工作機會;當電子支付的使用率增加1%,全年的消費金額因而提升1,040億美金,約3.4兆元台幣。在經濟條件不變的前提下,足以使一個國家的GDP提升0.04%,顯見新興支付方式與經濟成長呈現正相關。
至於台灣部分,5年間電子支付的使用,帶給台灣經濟約18.7億美元收益,折合新台幣約617億元,等於每年平均貢獻GDP達0.09%,在亞太國家中與香港同列第4,前3名分別為泰國(0.19%)、越南(0.14%)及新加坡(0.1%)。另外,在創造就業機會上,中國與印度受惠最大,分別增加了42萬與33萬份工作,台灣則以每年9,980個職缺持續上升。
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表示,電子支付雖然與國家經濟力具正面影響,但若僅是增加電子支付的使用,不一定能讓國家更繁榮,必須要有發展成熟的金融體系,以及健全的經濟環境,國家整體經濟才會成長。同時法規面也須配合,促使電子金融基礎健全,方能減低地下經濟,增加稅金收入。
【2016-03-14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