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發展有賴完善的基礎建設、公共設施及工作機會,以增添其生活的便利性及舒適性;而人口密集,更有助於當地經濟發展。
台灣地狹人稠,隨著人口匯聚,老舊基礎建設已無法負荷;過度擁擠的城市,也將導致人民生活品質降低、心胸狹窄,間接引發社會問題。結合科技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或許是解決方法之一。因此,各國紛紛將「資訊科技」導入城鄉規畫;讓科技、金融、醫療、服務等需求與城鄉網互連互通,以提供人民便捷之生活。
以荷蘭為例,位於荷蘭南部的恩荷芬市(Eindhoven)是歐洲科技重鎮,早已積極打造全市智慧醫療、智慧照明等建設,更推動智慧港,以因應面臨的氣候變遷、人口老化、食品與能源等問題。
2015年歐盟也將正式啟動智慧城市計畫「Grow Smarter」,將斯德哥爾摩、科隆、巴塞隆納三個城市列為重點示範城市,期望能帶動全歐智慧化創新建設;鄰近的南韓正往智慧城市概念邁進;新加坡政府推動「智慧國家2015」計畫,積極發展資通產業;而中國預計在2020年打造400個智慧城市;甚至印度總理也在去(2014)年宣示要建立100個智慧城市。
反觀,台灣城鄉發展正面臨挑戰,包括人口過度集中都市、高齡化導致醫療照護人員不足等問題。就此,經濟部已擬定全台智慧城規畫,鼓勵電信業者和地方縣市合作,共同推動安全、健康、物流、金融、運輸、育樂的創新應用服務。例如,台北市政府結合公車定位資訊,推出「台北好行」手機應用程式,以供民眾即時查詢公車到站時間,即是智慧城市的最佳範例。
台灣科技實力雄厚,網路普及率高,擁有發展智慧城市的良好基礎。事實上,利用普遍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就是最好的切入點。蒐集行動裝置使用過程中的大量數據,經適當分析後,將可協助改善既有生活環境。舉例而言,透過行動裝置的定位系統,可獲取居民活動路線等資訊,藉此重新規畫城市交通,將可有效減少能源浪費並改善堵塞問題。
期許全民不分政黨全力投入,妥善規畫政策,透過資訊科技,整合政府及民間以共同建設智慧城鄉。讓人民有更完善、便捷及舒適的生活圈,創造台灣的新未來!
作者介紹:現任立法委員李貴敏,從知名跨國智財、併購、專利的執業律師,一頭栽進國會殿堂,以法學的專業背景,專注於公共事務的立法正義。熱情活力十足的她,不僅在交大科法所、東吳EMBA任教授業,現更與卡優新聞網合作,將其理念、思維與情感,透過文章與國人溝通、分享。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刊出》
【2015-04-21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