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2012)年含有瘦肉精的肉品進入台灣後,是否有用藥殘留問題,成為許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消基會今(5)日公布市售肉品檢驗結果,發現有1件含有瘦肉精,儘管未超出標準,但消基會認為,英、德已有研究證實使用瘦肉精可能引發罹癌,或增加癌細胞轉移、擴散的風險,建議主管機關應落實標示肉品瘦肉精含量,讓消費者能更安心的購買肉品。
消基會於7月間,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南投縣及高雄市的量販店、超市、傳統市場及網路等通路,參考國人的消費比重後,進行17件豬肉、7件牛肉、3件鴨肉、3件鵝肉的7種瘦肉精檢測。其中,全聯萬大店販售的冷凍美國翼板霜降牛排,經檢出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成份,但未超過標準。
雖然使用萊克多巴胺(乙型受體素)於動物身上,可以會促進其脂肪的代謝、增加蛋白質合成,增加瘦肉率、產出賣相較好的瘦肉品,但若於屠宰前沒有停藥期,就會殘留在動物肌肉或內臟中,即使加熱烹煮也不易被破壞,就有可能被消費者食入而殘留於人體。
根據英、德專家共同發表的研究顯示,若為罹患乳癌的病人,定時服用B型腎上腺作用拮抗劑,也就是俗稱的「瘦肉精解藥」,相較沒有使用該類藥物的患者,不論在癌症的轉移率或死亡率,都有顯著的降低。其中,癌症擴散率減少近6成,10年死亡率更減少超過7成以上。同時,國外的研究也指出,施打瘦肉精的老鼠,癌細胞的轉移率將大幅提高30倍,均可見瘦肉精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影響。
消基會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出現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的研究,但也只是因為尚未有長期食用的科學研究,也就是說,瘦肉精對消費者健康影響,仍有不確定的風險存在。而國內對於進口肉品的管制,僅要求標示產地,卻未強制標示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使民眾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吃下肚,甚至可能引發癌症與癌細胞轉移的疑慮。
為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消基會呼籲,除了產地標示外,主管機關也應落實「有無使用瘦肉精」的更精緻標示,充分揭露肉品的相關資訊,讓民眾有進一步選擇的權利。消費者購買肉品前,也應看清產地來源標示,並降低食用內臟的頻率,且攝取多樣種類及來源不同的食物,以分散風險。
【2013-09-05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