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逐步定調,人民幣未來發展及台灣將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潛力,已是各界矚目的焦點。市場人士分析,人民幣將從貿易貨幣轉為投資工具,未來仍維持升值態勢,估計明(2013)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達6.19。而台灣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體質優於香港,預估10年內人民幣存款將占台灣總存款的3成。
中國經濟快速起飛,引領人民幣朝強勢貨幣之途邁進。根據渣打銀行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排行中,今(2012)年1月是第20名,但8月已竄升至第14名。目前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的金額約6,000億元,僅占中國進出口值的12%,估計未來可達20%至30%,仍有成長空間。
現階段中國正面臨經濟轉型,從出口導向轉為強化內需。主要是青年勞動力人口將在2015年達到高峰後下降,若勞力減少的同時,仍要保全高度經濟成長,生產力勢必提升,人均所得也要跟漲,進而造成中產階級擴張,民眾消費習性改變,因此人民幣得適時彈性調整因應,否則恐招致高通膨苦果。
人民幣彈性調整的重點策略不外乎是國際化,從原本國內流通的貨幣,演變為貿易貨幣,目前則努力擠身為類似歐元、英鎊等儲備貨幣的角色。昔日人民幣以競爭出口、吸引外來投資為發展核心,但成為投資工具是下一個目標,包含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或是簽訂兩岸貨幣清算協議均是布局的一環。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表示,相較於香港,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潛力更大,除了台灣與中國是貿易順差,有助於快速累積人民幣外,企業貿易與投資需求龐大也是一大利基。雖然在旅客觀光部分,台灣與中國呈現逆差,不如香港的順差優勢,但未來仍有機會扭轉收支為順差。
符銘財指出,一個成功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首要條件是具備足夠的資金池,即人民幣存款量。近2年人民幣升值,國人持有意願轉高,以及遊客兌換等因素,帶動台灣人民幣存款占總存款比例明顯爬升,估計未來5至6年內,占比將達10%至15%;10年內更攀上20%至30%。
其次是有無能力留住資金,發展人民幣的衍生性商品將是頭號任務,從香港的經驗來看,以定存單與公司債的需求最旺盛。據了解,國內多家銀行均有意發展人民幣商品,只是有待主管機關鬆綁。除了商品軸外,符銘財強調,過多的限制可能成為吸引資金的阻力,因此呼籲政府應秉持開放態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