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11)年知名演奏家「番王」王吉宣在演奏會上突然倒下;日前新竹市陳姓冷凍空調工人檢查冰箱不慎休克,以及陳姓大學生打籃球驟然昏倒,3人能成功救回寶貴的生命,均歸功於及時使用AED搶救。不過消基會調查發現,國內AED分布不均,公共場所占比僅15%,民眾最好要有顆「強心臟」。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台死於心臟疾病的人數共計15,675人,相當於平均每31分50秒就有1人因心臟疾病而撒手人寰,排行國人十大死因第2位。其中,猝死原因以心臟不規則顫動最常見,倘若可於事發1分鐘內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的成功率高達9成。
專家表示,心臟疾病突發涉及心律不整問題,單憑CPR(心肺復甦)救回機率不高,必須藉由電擊讓心跳恢復正常,因此衛生署積極在機場、捷運、運動場等公共場所,廣設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提供民眾即時電擊搶救機制,以提高病患存活率。
AED俗稱「傻瓜電擊器」,是可以自動偵測患者心脈、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醫療儀器,具備可攜式與操作簡單的特性。美國心臟學會(AHA)2010年指導方針指出,心臟病發的五大存活關鍵,包含儘早求救、心肺復甦術、除顫電擊、高級心臟救命術與整合性復甦後照護,顯示AED的重要性。
衛生署早自2000年起推動「公眾電擊(PAD,Public Access Defibrillaiton)」,但消基會調查發現,目前全台設置於院外的AED總數僅4,000多台,平均每1,000人擁有0.17台,遠低於日本每1,000人擁有2.7台。而且各縣市裝設數不一,像是台南、嘉義、台東、澎湖…等地只有10幾台,甚至是個位數。
消基會表示,日本針對AED設有一套登入系統,民眾可透過網路或智慧型手機查詢分布地圖,以便取用。然而國內急救課程以CPR為主,占91.57%,同時結合CPR與AED的課程只有0.002%,而且85%的AED配置在消防與國防單位,交通站、學校、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僅占15%,明顯仍有進步空間。
消基會指出,檢視日本推廣AED的經驗,未使用AED急救成功率是7%至10%,運用AED急救成功率則提高至38%,成效卓著。政府除了應加強公共場所設置、管理AED,以及修訂相關法規外,對於民眾的宣導也相當重要,教育訓練最好可以同時針對成人與孩童,並提供完整資訊。
【2012-09-11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