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購買中古車時,會挑選有「二手車認證」的車行,感覺比較有保障,不過,這樣真的就能安心了嗎?消基會今(2)天表示,目前國內尚無法定的二手車認證規範,調查市面6家業者後發現,各家提供的檢測項目不一,也缺乏統一標準,恐損害消費者權益,呼籲經濟部督導業者落實相關定型化契約範本。
消基會於7月28日至8月2日間,電訪6家業者,包括「SUM優質車商聯盟」、「SAVE認證車聯盟」、「順心優質車商聯盟」、「簡哥中古車」、「LEXUS CPO原廠認證中古車」與「中台灣嚴選中古車」;結果顯示,有的業者未提供檢測項目,卻也有業者提供高達168項檢測,同樣號稱有「認證」,內容卻大不相同。
消基會舉例,像是「SUM優質車商聯盟」與「順心優質車商聯盟」的檢驗程序同為140項,卻是各有各的版本,有57%的相異程度。單看「空調系統」項目,SUM將其視為140項其中之一,而順心則是切成多達7項檢測,造成了各佔1/140與1/20的懸殊比例。
即使是基本的檢驗項目,如「引擎系統」、「變速箱」、「方向機」、「路試」等,還是缺乏檢測標準。例如,在「變速箱」的部份,SUM有15項檢測,而SAVE認證車聯盟卻只有1項,兩者之間差了15倍之多。
消基會表示,二手車認證的項目多寡,不見得能與檢驗程序的精細程度與品質劃等號,也無法作為消費者選擇時的依據。然而,政府放任不管,缺乏統一的規範,讓不肖業者趁機以不實名目矇騙消費者,使得「認證機制」開始成為廣告促銷手法,民眾若只聽信車商片面之詞,還有因此可能受害。
消基會秘書長黃鈺生指出,目前「中古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其實已記載了「三日審閱期」、「交車時碼表里程數」擔保與不擔保、「影響車況重大事項」、「稅費」等消費者容易忽略的契約項目;但業者所擬訂的版本卻與官方相差甚大。
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應針對認證權限、認證單位得基本條件等妥為規範,對於必要基本項目,如「出廠日期」、「行駛里程」等也納入二手認證;經濟部更應督促業者落實「中古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不然車商的認證混亂,消費者也難以信賴。
各車行二手車認證檢驗項目比較,如下表:
【2010-09-02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