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電子支付帳戶淪為詐騙集團冒名綁定的工具,今(2023)年4月起,金管會修改相關規定,要求以電支帳戶綁卡或綁存款帳戶,業者須透過聯徵中心,對照客戶留存在銀行的手機號碼。而根據統計顯示,此機制實施後,電支警示帳戶到今年6月底止,已大幅下降9成之多。
去(2022)年底是電子支付遭冒用的最高峰,當時電支警示帳戶多達1,200戶,在手機號碼查驗機制上路後,今年6月底電支警示帳戶只剩100戶。金管會表示,現在所有電子支付機構,都納入聯徵中心系統,民眾於電子支付機構開戶與註冊時,業者都要透過聯徵中心核驗用戶的資料。
可查到的項目包含警示存款帳戶、警示電支帳戶、姓名資料、國民身分證領取補換發資料等,像是藉由用戶身分證字號,便能同時查到用戶是否有警示存款帳戶或警示電支帳戶。而數位部先前找第三方支付討論防詐議題,業者也爭取如同電子支付機構加入聯徵中心系統。
不過,金管會指出,現階段聯徵資料僅提供給金融機構,由於第三方支付只做「代收付」,不像電支機構除代收付外,還有收受儲值、匯兌等服務,兩者的業務內容深度、廣度有差異,且對於「瞭解客戶(KYC)」所須的範圍也不同,是否納入還要待數位部提出需求後再討論。
同時,金管會也為防堵詐騙集團利用社群平台刊登投資詐騙廣告,已與Meta、Google建立投資詐騙廣告蒐報機制。自今年4月10日至7月28日止,累計已下架5,479件投資詐騙廣告,平均下架率達94.86%。其中通報Google共421件,已下架257件,下架率61.05%;通報Meta共5,355件,已下架5,222件,下架率有97.52%之多。
金管會表示,和Google及Meta已建立聯繫窗口,若收到投資詐騙廣告相關檢舉,或金融業通報遭詐騙集團冒名等,均能立即聯繫Google及Meta,請網路平台協助下架,以避免持續傳播。
此外,許多人赴日觀光時會使用「西瓜卡(Suica)」,近期也傳出被詐騙集團以儲值盜刷金額的方式洗錢。銀行業者透露,Suica具有交通票證及小額支付的功能,被詐騙集團利用來詐取受害者的Apple Pay盜刷儲值金額存入Suica,在海外洗錢,國內多家中大型銀行已發函日本Suica公司,說明台灣已有上萬人受害。
據瞭解,詐團騙取民眾信用卡資料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持卡人收到詐騙簡訊,點選簡訊的連結,進入歹徒製作的「假網頁」,進而輸入卡號等資料。歹徒再綁上Apple Pay等支付工具,銀行因此發送密碼至持卡人手機,當持卡人於假網頁輸入OTP密碼後,歹徒就可綁卡國際支付,接著把錢透過「儲值金額」的方式存到Suica。儘管Suica有每日儲值金額的上限,但詐團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錢存入,並在日本消費洗錢。
【2023-08-03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