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爭議不斷,近期再因主管機關開放「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取代「診斷書」,引發保險公司反彈,也被民眾質疑業者「怕理賠」。壽險公會、產險公會今(10)天拍板,同意以數位健康證明替代診斷書申請理賠。
為方便民眾申請新冠肺炎確診理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起於「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上,新增身分證字號欄位,並呼籲保險業者讓合法的證明都可以使用,不要造成保戶恐慌,也避免民眾在醫療院所最忙碌之際搶著申請文件。
壽險公會表示,為減輕醫療院所行政作業負擔,並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政策,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同意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肺炎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保留事後查核權利。
而產險公司承保防疫保單最多,因此承擔的壓力及影響比壽險業更嚴峻,今天發布聲明稿,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的書面診斷證明,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以證明效力的數位證明文件。
金管會則強調,一定會要求保險公司依照契約辦理,只要契約上符合保護條件,將嚴格要求保險公司依照契約辦理理賠,以維護保戶權益。許多民眾擔心保險公司不理賠,因此搶著到急診室篩檢,占據醫療量能,事實上依照保險法65條規定,保險契約請求權有2年時效。
此外,疫情指揮中心預計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調整至第4類,以致部分防疫保單的理賠金打折扣。據了解,有些業者的防疫保單內容,並不只針對新冠肺炎,還包含法定傳染病,契約內容規範只要民眾罹患法定傳染病就理賠,不過第5類保險金額100%賠付,但若為第1類到第4類,保險理賠金額僅有5%或10%,兩者落差不小,恐怕又會掀起另一波爭議。
【2022-05-10 卡優新聞網】https://betawebcloud.starw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