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國玩,還是在海外的網站血拚,相信大家大部分都是使用最方便又有高回饋的信用卡來消費,因為小編自己就是這樣!
但是你知道嗎?在國外刷台灣發行的信用卡,其實有個很可怕的陷阱,那就是俗稱DCC的動態貨幣轉換。
知名日本旅遊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最近就分享,有網友在日本大型電器商店「Bic Camera」刷卡消費時,碰到了DCC,被額外多收取了高達5%的手續費,究竟甚麼是DCC動態貨幣轉換?國外刷卡時要注意甚麼?趕快跟著卡優網小編來一起了解~
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動態貨幣轉換(下面簡稱DCC)是一個在刷非收單行本國信用卡時的一種即時換匯機制。一般信用卡在國外刷卡時,由於幣別往往非卡片本身的幣別,所以需要透過國際組織進行換匯與清算,比如持台灣的Visa信用卡在美國商店進行美元消費,中間需要透過Visa國際組織將幣別轉換為新台幣,才能進行後續的清算與請款。
而DCC則是在刷卡當下,直接由刷卡機來判定,當發現這張信用卡非本國卡時,會依照收單行提供的即時匯率,讓信用卡可以用發卡國幣別進行結帳消費,比如持台灣的信用卡在美國商店進行美元消費,該商店使用美國CHASE銀行收單,在消費時,刷卡機會提供台幣結帳服務,而匯率和手續費由CHASE銀行直接提供,不經由國際組織進行幣別轉換。
DCC的好處就是在刷卡的當下你就可以確實掌握花了多少自己國家的幣別,不用等到出帳後才知道,如果是要確實掌握花費與預算,以及需要報帳的情況下會很實用。
但DCC的缺點是,由收單行提供的匯率往往會較國際組織差,而且通常還會再收取額外的幣別轉換手續費,等於消費成本變高,另外,有些信用卡對於海外消費的認定較嚴格,必須是外幣消費才算,因此若使用DCC,就無法獲得海外回饋。
另外,有人認為如果是以台幣消費,那是不是就不會被收取海外交易手續費呢?答案是NO!目前台灣絕大多數的信用卡,只要收單機構在國外,無論幣別如何,皆會收取海外交易手續費,因此無法透過DCC來避免,唯一例外的是美國運通卡,無論在何地何處,只要使用台幣簽帳交易,就不會被收取2%的外幣結匯手續費。
小編建議,如果沒有特殊需求的話,極力建議選擇消費地幣別,而不要選擇台幣或其他國外幣別,一來可以確保不會被銀行認定成非海外消費,二來是選擇DCC不僅匯率較差,而且還會被收額外的手續費,以下面的例子來看,在德國Amazon如果選擇歐元結帳只需要224.02歐元,以當下匯率來算等於台幣7163元,但是如果直接選擇台幣付款則要7301元,等於多付了2%的錢,而且Amazon已經算比較客氣了,小編甚至碰過有海外商店收取超過3%的手續費,或者是像上述網友的例子,被收取了高達5%的手續費,再加上原本1.5%的海外交易手續費,等於現虧6.5%!
所以在海外刷卡一定要看清楚簽單,並記得選擇當地貨幣,例如在美國就選美元結帳、在日本就選日幣結帳,如此一來才不會被多扒一層皮,把信用卡回饋全部都吐回去了喔!
◎注意事項:
4572 8115 0
◎延伸閱讀
▶▶信貸懶人包》2024信用貸款優惠利率20間銀行推薦完整比較
▶▶Klook / KKday》2024最新優惠折扣碼、推薦信用卡總整理!
▶▶2024信用卡》國外消費、海外網購現金回饋3%以上懶人包
▶▶分享文》信用卡新手小白第1堂課,看完這篇讓你馬上搞懂信用卡!
▶▶信用卡現金回饋是什麼?31家銀行現金回饋期限及折抵方式懶人包!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本文中之活動內容以該銀行、公司公告為準
本文中之各註冊商標、公司名稱,皆屬該公司所有